浅谈出口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跨境电商,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订单交易、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完成商品交付的商业形态。出口跨境电商,特指将中国的商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营者。 记得1999年笔者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国际贸易还是当时非常热门的专业。中国的出口产业如火如荼,中国的出口企业热衷于寻找国外大小采购商,为他们OEM各类商品。大学期间笔者到宁波慈溪一家鞋类贸易公司实习,当地几乎所有的鞋类工厂都在根据外商的设计图纸、工艺标准加班加点。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马上赶最近的船期漂洋过海交付外商。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前,大部分出口企业的目光都只盯在外商手中源源不断的订单上,按照外商的要求埋头生产,准备出口材料。知识产权侵权似乎离他们很遥远,不过是因为产品设计掌握在外商手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也由外商管理和承担罢了。
也是1999年,马云的阿里巴巴正式成立,号称全球批发贸易市场的阿里巴巴志在无缝连接工厂和外商,提高交易效率。阿里巴巴应该是中国比较早的而且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B2B跨境电商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阿里巴巴为这些出口型工厂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将他们在为外商OEM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产品设计及工艺成果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销售给外商。从这个意义上说,阿里巴巴的确是一个顺应时势,同时也推动时势的产物。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出口企业逐渐融入国际规则,许多企业开始对外销售自己设计的产品,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随着中小企业的设计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不再满足于为只为外商提供货源,而是希望将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直接交付给终端消费者,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在这个背景下,B2C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发展。2007年兰亭集势成立;2008年米兰网上线;2009年大龙网成立;2010年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上线;亚马逊、eBay、wish等国外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平台的行列。
B2C跨境电商平台的迅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便利,他们在品牌、设计、采购、制造、支付、物流、售后等方面的自主权大大提升,但管理难度和运营风险也随之增加,知识产权侵权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具体包括商标权、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著作权侵权风险。 最近笔者处理的一个出口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当事人是深圳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从2015年开始通过亚马逊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一款鼠标产品,这款产品的核心技术来自一家台湾公司。2016年6月,美国一家专利公司在德州地方法院起诉当事人在美国的子公司,理由是侵犯了他们一个开关专利,一同被起诉的,还有戴尔这样的大公司。被起诉后,当事人没有严肃对待,也没有委托美国律师出庭应诉。2017年7月,当事人找到笔者,因为亚马逊冻结了他美国子公司在亚马逊的收款账户,希望委托律师与亚马逊协商。仁皓律所的团队研究了当事人与亚马逊的合同条款以及亚马逊提供的侵权资料。同时,律所请美国的合作律师查询了案件的最新情况。
事实上,2016年6月美国专利公司将几家涉嫌侵权的公司告上法庭后,其他被告陆续与原告达成和解结案。唯独我们的当事人,不仅对起诉不予理睬,而且在美国继续销售。由于被告没有出庭应诉,法院决定尽快召开听证会,被告将被缺席判决并承担不利后果。更严重的是,我们的当事人当时还在为四季度的销售旺季大力备货,侵权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团队立刻与台湾公司召开会议了解所有技术细节,然后第一时间与原告律师召开电话会议。由于团队对鼠标开关的技术细节做了充分准备,原告律师表示愿意和解。经过两个多月的磋商,双方终于就和解条件达成共识,2017年10月签订和解协议,原告正式向法院撤诉。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的出口企业本身是存在问题的。他的美国子公司只负责物流和售后,没有任何知识产权侵权预案。假设我们早一点了解案情并与对方沟通,时间上不至于如此被动,也会为客户争取更有利的和解条件。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出口跨境电商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逐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商品走向世界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中国的商品在当地销售之前,应该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作认真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案,否则辛辛苦苦赚取的利润,可能因为一个侵权案件耗费一空,甚至在当地留下法律污点。 作为涉外律师,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必不可少,但律师不可能精通所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应该与国外同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充分运用跨国智慧为中国企业服务。中国一些大型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已经走出国门,扎根在全球各个角落,他们的知识产权体系相对完善。但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正在或即将踏上一带一路的征程,迫切需要法律武器保驾护航。仁皓律所与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建立了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希望能构筑一体化的跨国服务体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与中国企业一同走向世界。 |